我院举行“以奋斗·致初心”2023年临医之风文艺汇演
继往开来网
2025-04-05 13:57:50
(昭通日报全媒体记者 钱 江)。
70年筚路蓝缕,70年日新月异,70年春华秋实。一个U盘一道河长令,一段视频一份责任清单,昭通全市上下正是以这样的责任担当和创新举措,确保了长江上游 32 条支流条条水清岸绿,为确保长江一江清水向东流作出昭通人民应有的贡献。
近几年来,我们顺应高质量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用老产业+新理念、新机制、新技术=新产业的理念,以 三个全覆盖推动6个百亿元高原特色产业创新突破,实现了此苹果非彼苹果 此马铃薯非彼马铃薯的根本性转变,苹果种植规模突破60万亩,马铃薯规范化种植达310万亩,450万亩竹产业基地建设如火如荼,花椒产业规模达130万亩。这里红色基因根植,著名的扎西会议被誉为中国工农红军历史的转折、胜利的起点,伟大的长征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昭通儿女英勇向前、谱写新篇。70 年来,我们抢抓机遇补短板,长期困扰昭通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实现根本性突破,昭明通达梦想即将成真。二是突出做好产业培育文章。全市生产总值从1952年的0.9元增加到2018年的 889.5亿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78年的98元增加到2018年的9474元,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大幅提升,到明年年底,全市各族群众将同全国人民一道共同迈上小康社会的康庄大道。
抗洪抢险、抗震救灾、移民搬迁、脱贫攻坚,面对一个又一个的艰难险阻,党的组织始终无处不在、作用无处不发挥,每一个关键时期和紧要关头,都有党员干部挺身而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更加关注和支持昭通的发展。同时,也经常向创业所在地的书法家讨教,书法内涵有了突破,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
谈及最初自学书法,性格开朗的龙涛说得最多的就是勤练多思、贵在坚持。多年来一直坚持自学,龙涛发现自己虽笔势坚劲,但缺少变化,墨色单调,上不了更高的档次。记得上初中时,他由于练字着了迷,连上课铃声都没有听到,结果被老师发现并调侃道:龙涛同学,你这么认真地练字,今后要是成不了大书法家,才可惜呢?虽然是一句玩笑话,却让他在心中暗暗下了决心:加倍努力,让老师和同学们刮目相看。但是作为书法艺术的一部分,有意创作设计一些合体的写法,其源头可追溯至先秦时君主用来传达命令或征调军队的符文,通常是把几个篆字合并在一起,刻在竹或木上,再剖为两半,双方各执一半,合之以验真假。
孜孜不倦求名师高中毕业后,龙涛选择了到广东省打工,先后做过保安、工地杂工、专职司机等工作。正是凭着这股勤奋的劲头和悟性,他的作品在当年学校举办的书法比赛中荣获一等奖。
每当开学季,他自费购买宣纸,创作天道酬勤鹏程万里海纳百川持之以恒等祝福性、鼓励性的书法作品和合体字,赠送前来买酒的顾客及其子女,表达一个外乡人对第二故乡的浓浓情意。从文字的角度看,汉字的合体写法来源于图画文字,和汉字的造字用字方法‘六书密切相关,在我国早期的陶文、甲骨文、金文中都存在一些合体字。痴迷少年露头角身材魁梧、皮肤黝黑的龙涛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性格开朗、快人快语。每年春节,他与当地书法家一道义务为群众书写吉祥合体字、对联和福字,送去新春的祝福。
从那以后,他开始四处收集资料,并长期致力于民间吉祥合体字的学习,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实践,创作出不少吉祥合体字书法作品。中国人讲究吉祥,合体字自古有之。他告诉笔者:合体字是民间喜闻乐见的一种书法形式,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单字部首可以相互共享,组合后又能顾字思义、一见即明。与合体字真正结下不解之缘还是1995年,当时在广东省务工的龙涛,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见到一位70多岁的老人正在伏案为村民书写招财进宝日进斗金黄金万两等吉祥合体字,当即对这种特殊的书写形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龙涛,现如今依旧保持着饮酒挥毫,落笔生辉的豪情和态度,在书法道路上不知疲倦地奋力前行。今年45岁的龙涛出生在山东省临沂市一个普通的家庭,自幼受父辈影响喜爱书法, 初学柳公权,后习欧阳询,每日笔耕不辍。
创业期间,他仍没有放弃对书法的坚持,每天煮完酒,自己就忙里偷闲回到出租房练字中国移动云南公司在昭通发展的这样一个关键节点选择昭通是智者得先机,期待双方合作结出丰硕成果。
签约仪式上,郭大进对中国移动云南公司一直以来对昭通发展的支持表示感谢,并简要介绍了昭通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签约仪式后,与会人员还参观了中国移动云南公司畅享空间、创新空间、网络部网优中心。8月1日,市政府与中国移动云南公司签署5G战略合作协议,开启昭通信息化发展新篇章。马奎表示,中国移动云南公司将把昭通作为主要战略合作州(市)和重点发展区域,加大资源投入,构建以5G为引领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设施体系,推动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信息技术在昭通经济和社会各领域的运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加速,服务昭通市高质量跨越发展。据介绍,目前,中国移动云南公司已在昭阳区建设了4个5G试验站。(昭通日报全媒体记者 钟怀滴)。
下一步,昭通将在物理互联互通的基础上,依托5G打造智慧旅游昭通,把大山包国家公园、黄连河瀑布群、小草坝国家公园、西部大峡谷、红色扎西等景区,通过高速公路、铁路网和5G实现全方位融合,促进昭通加速融入长江经济带,实现昭通高质量发展。市委副书记、市长郭大进,中国移动云南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总经理马奎,中国移动云南公司党委委员、纪委书记、董事马洪连,市委常委、副市长赵长胜,市政府秘书长郭晓东参加签约仪式。
郭大进说,昭通连接滇中、成渝,地理位置优越,随着昭通高速公路网、渝昆高铁的建成,新机场的迁建,昭通旅游产品的开发和5G网络的建设,将大大释放昭通的发展潜力,增强昭通对周边的吸引力。今年9月份,计划在昭通市委、昭通市政府、昭通机场等12个地方建设第二批5G基站。
作为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支持终端最高移动速度为每小时500千米,这意味着手机信号更好、下载速率更快,进入万物互联时代九山二崖两块地,青山绿水带笑颜。
鲁甸6.5级地震发生后,龙头山镇当时最大的临时安置点是在龙泉社区灰街子村民小组,受灾群众住在帐篷里,帐篷达到3000顶,吃饭的村民最多的一天达到15000人,生活极不方便。如今的灰街子到处是楼房,群众安居乐业,过上了幸福生活。3年恢复重建期间,我们的基层干部舍小家顾大家,但是看到群众安居乐业,我们觉得之前所有的辛苦和付出都是值得的。涅槃重生的龙头山基础设施全面加强,产业发展,民生极大改善,群众生活水平超越震前水平,党委政府向灾区群众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集镇民房分12个片区统规统建,建成联排别墅,建筑面积19.8万平方米,还修建了1200套公租房。走进甘家寨新村,满眼都是一幢幢白墙灰瓦小楼。
◆通讯员 顾旭昌 邱家德2014年8月3日,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对于震中龙头山镇来说是一场灾难,地震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谁也不曾想到鲁甸能在短短的3年时间完成恢复重建。山美水美人更美,还有五股清泉水。
龙头山镇龙泉社区副支书欧廷虎高兴地说: 5年了,我们生活在花园式的小区,很幸福。甘家寨新村居民邹家荣养过羊,后来又利用自家两层半小楼开起了餐馆,主要经营龙头山椒林土鸡,他 24岁的儿子又跑运输,一年下来,全家人的收入已经超过20万元。
放眼望去,龙头山集镇已经是一座具有现代气息的新城镇。如今的龙头山楼房矗立,街道宽敞整洁,绿树成荫,到处充满了生机,学校、卫生院、幼儿园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群众生活、就医、孩子上学都十分方便,大家都感到环境越来越美、生活越来越幸福了。居民杨凤说:5年了,我们的生活超过了以前,大家都过上了幸福的日子,感谢党中央。在党和政府的关心下,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李祥云也住进了楼房,安享晚年,他把现在的幸福生活编成了歌曲:美丽家乡龙头山,遍处是花园。
震后5周年,龙头山灾区人民生活的美丽幸福新画卷展现在我们眼前。整个集镇整洁美观、错落有致,街道规范,道路畅通,还建有小花园、水体工程。
我们有舒适的住房,有美好的环境,我们正向小康迈进……党委政府把集镇周边最好的地块拿来安置群众、建设学校、建设卫生院,在新老集镇安置了2000多户8000多人。龙头山镇镇长李昌甫介绍说,全镇建设了8个集中安置点,实现了群众户户安居。
70岁的李祥云老人见证了灾难的惨烈,他回忆说:地震以后,我被埋在废墟中,老伴遇难,孙子遇难,房子彻底倒塌,什么都没了,以后的日子咋过,当时都不敢想集镇民房分12个片区统规统建,建成联排别墅,建筑面积19.8万平方米,还修建了1200套公租房。